宣布當選美國總統的拜登長期在參議院負責外交,曾見過包括鄧小平在內的中國領袖,曾八次與習近平會面,是少有的資深「知華派」,他把中國視為「嚴肅競爭者」,俄羅斯才是嚴重威脅,中美關係有望短期內緩和。外交構想主要有三,一是重振國內民主體制、世界自由秩序;二是制訂符合中產階級利益的外交政策;三是回到談判桌上引領世界議程,重視「戰略同理心」。
經歷長達數天的開票過程的糾纏,拜登(Joe Biden)自行宣布是下任美國總統。拜登長期在美國外交系統打滾,他今年三月競選時就在《外交事務》雜誌撰數千字長文《為何美國必須再次領導:拯救「後特朗普」的美國外交政策》(Why America Must Lead Again: Rescuing U.S. Foreign Policy After Trump)闡述自己的外交策略,關鍵就是言明自己的外交思想與特朗普迥然不同,唯一使美國再次領導世界的方法就是讓拜登勝選。可見,拜登的外交政策是他最核心的施政方針,拜登的漫長外交生涯裏見過改革開放後幾近所有的中國領袖,曾八次與現任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超越了「親華」「反華」的標籤,他肯定是「知華派」,他把中國視為「嚴肅競爭者」(Serious Competitor),俄羅斯才是嚴重威脅,因而中美關係有望短期內得到緩和。
綜觀拜登的生涯,無疑是與海峽兩岸打交道最資深的美國政客之一。據《紐約時報》報道,拜登與現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零一一年初之後的十八個月內至少見面八次,而當時習近平還是國家副主席,拜登則是副總統,二人在未登大位前便有親密接觸,其中一次是在僅有翻譯陪同的情況下前往四川,旅途上共同進餐、見面時間超過二十五個小時,一起散步、在一家鄉村學校投籃,多次參與會談的顧問丹尼爾.羅素(Daniel Russel)說:「拜登迅速拉上私人關係、讓習近平敞開心扉,他非常在行。」認為拜登對於習近平的處事作風非常了解。
在習近平以前,拜登早在一九七九年,當時中美建交不滿一年,就以達拉瓦州參議員身份首次訪問中國,並與鄧小平多次會談,而在九十年代末期,拜登在參議院的外交委員會非常活躍,並擔任外交委員會主席,見證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談判過程。中國近三十多年來的領導人,拜登都見證著他們的起落,從履歷來說,拜登似乎是美國的「親華派」,其實不然,在今年的總統大選期間,拜登曾在競選活動中把習近平稱為「惡棍」,並發誓他會更有力地處理侵犯人權的問題,尤其是新疆的人權問題。
路透社曾報道,早在前總統奧巴馬和時任副總統的拜登卸任前,美國政府就已對中國採取明顯更強硬的態度,報道也匿名引述拜登的顧問,說拜登將先盡速徵詢最重要盟邦的意見,才決定未來將如何處理美國對中國關稅政策。由此可見,拜登對中國經驗豐富,並非簡單的「親華」、「反華」的符號可以解釋,更貼切的說法是「知華派」外交是拜登重中之重。
- 新冠病毒疫情 香港全民核酸檢測再掀熱議
- 美國總統選舉 拜登須躲開特朗普陷阱
- 大灣區 香港深圳合作發展策略
- 中國改革 中國時刻大辯論儒家文化衝擊美國秩序
- 中國商機 上海進博會美國企業熱絡
- 一帶一路 緬甸向印度購潛艦捨棄中國
- 新科技 蘋果及谷歌公布2020最佳App 疫情下健身類App奪雙平台冠軍
- 中美關係 第三隻眼睛看中美彼此誤判
- 兩岸關係 美台軍售升溫 野戰通訊升級
- 南海風雲 船艦南海對峙馬中低調處理
- 薄評厚論 007之死
- 東南亞 霹靂大臣被投不信任票 大馬執政聯盟內鬥升級
- 中日關係 日本新防長親台制華內情
- 朝鮮半島局勢 朝鮮啟動最高級別防疫
- 香港政治 揭開港獨反中主義的理論根源
- 書介 藏族導演家萬瑪才旦 小說精選集別有洞天
- 影評 中年擂台一秒打拼
- 經典回顧: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 評委簡介
- 中國維權 任志強判刑18年來龍去脈
- 中國軍事 馬祖飛彈之謎 射程遠及上海 兩岸危機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