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紀的中國文壇是一個鑼鼓喧天的舞台,作家個個具有強烈表現慾,才華的重要部分是「自戀」。以這樣的性格,他們對活躍於二、三十年代的魯迅會有多少崇拜?可是,偏偏就是魯迅那枝五彩筆征服了眾多作家的驕傲,讓大家折服和沉默。
在本世紀初的新文化運動中,當大量刊物充斥各種技法幼稚而思想陳舊的作品時,有專家預言,中國的小說創作尚有待於向西方學習和摹仿,就像日本明治維新時代的文學,須有一個發展和成熟的過程,以日本的經驗估算,這個時間大約為三十年。可是,這時作家魯迅出現了,一登上文壇,就發表了極有特色的成熟佳作。評論家嚴家炎對此作了精妙的概括:「中國現代小說在魯迅手中開始,在魯迅手中成熟。」
魯迅自稱,他在動筆創作小說前閱讀過百多篇外國作品,在文學形式方面得到諸多啟發。譬如,《狂人日記》為表現「迫害妄想」狂人的內心世界,魯迅不僅打亂了敘述結構,也顛倒了生活邏輯,卻寫出了一種渾然天成的勻稱感、一種美不勝收的華麗厚實。這也就是所謂任何作家都不能重複和摹仿的「才氣」。
魯迅大部分作品借鑑了西方小說,通常在小說主人公的漫長一生中截取幾個片斷,在一個單純的故事框架中展現個人的複雜性格與群眾人際關係的衝突,藉此呈現生活的本質。魯迅也有相當部分的小說承接中國古典小說的美學原則,講究敘述線索的順序,以「有頭有尾」的構思來展示主題。
魯迅精通藝術的鑑賞學。他深知唯有簡潔凝練的敘述風格,才可能向讀者輸送審美和閱讀的愉悅。他在《我怎麼做起小說來》中特別提倡中國小說的「白描法」,告誡有志創作的作家,行文要「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他尤其欣賞中國古典小說《水滸傳》中「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陸虞侯火燒草料場」那一回,寫雪景僅用「那雪正下得緊」,稱這六個字勝過長篇揮灑的鋪排渲染。至於再現人物,魯迅則主張迅速進入活躍的動態描寫,「寫眼傳神」,勾勒顯示人物本質的特徵。
- 新冠病毒疫情 香港全民核酸檢測再掀熱議
- 美國總統選舉 拜登須躲開特朗普陷阱
- 大灣區 香港深圳合作發展策略
- 中國改革 中國時刻大辯論儒家文化衝擊美國秩序
- 中國商機 上海進博會美國企業熱絡
- 一帶一路 緬甸向印度購潛艦捨棄中國
- 新科技 蘋果及谷歌公布2020最佳App 疫情下健身類App奪雙平台冠軍
- 中美關係 第三隻眼睛看中美彼此誤判
- 兩岸關係 美台軍售升溫 野戰通訊升級
- 南海風雲 船艦南海對峙馬中低調處理
- 薄評厚論 007之死
- 東南亞 霹靂大臣被投不信任票 大馬執政聯盟內鬥升級
- 中日關係 日本新防長親台制華內情
- 朝鮮半島局勢 朝鮮啟動最高級別防疫
- 香港政治 揭開港獨反中主義的理論根源
- 書介 藏族導演家萬瑪才旦 小說精選集別有洞天
- 影評 中年擂台一秒打拼
- 經典回顧: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 評委簡介
- 中國維權 任志強判刑18年來龍去脈
- 中國軍事 馬祖飛彈之謎 射程遠及上海 兩岸危機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