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維及其他專欄
東京「中城」幾棟玻璃幕牆商廈鶴立雞群,或有短暫經濟效應,卻未為樓宇低矮的古早六本木環境加分。
陳家毅,新加坡建築師。始讀建築於新加坡國立大學,畢業於倫敦建築聯盟。得獎無數,曾設計上海世博新加坡館,近為新加坡植物園策劃籌備擴充案。著作有:《不完夏》、《重顧草莓地》、《城市磁場》。
日本作家川本三郎的《遇見老東京》是我常愛翻閱的一本書。閒時讀它三章兩回又重新蓋上,回味無窮又長知識。作者畢竟是東京老報人,信手拈起城中某個區,都可寫上數段相關的趣味典故或少為人知的近史插曲。二戰後的五、六十年代,日本萬事正待重興;東京更因為籌備舉辦六四年的奧運而大興土木,日本的文學、雜誌、電影、音樂也在巔峰狀態中。生於一九四四年的川本三郎對昭和年代的舊東京特有情感,諸事彷彿猶歷歷在目:哪部電影曾經在哪個街道角落取景、哪本小說的情節借用了現在不復存在的哪棟大樓,盡在書中娓娓道來。從中嗅到當時的東京,人文氣息要比今日濃厚多了。
透過電影和文學來描述城市各角落,除了細節引人入勝,箇中原因當然也是東京作為一個現代城市,非常多層次非常的百看不厭。老城雖舊亦新,東京是個經年累月逐漸組建起來的城市。它經過無數次的遞變、應對,然後從核心慢慢往外成長,幾乎不刻意去經營或製造一個龐然嚇人的新城市軀體,順著時間自然有序地成長。
雖然在它成為規模不小的國際大都會之前,尚未完全成形的東京市曾遭遇過三番四次無情的破壞:近如一九二三年的天災大地震、火患,和二戰期間砲火連續的摧毀。若將時間調回到明治年代,或撥返至更早的一百八十五年前,北齋浮世繪版畫中描述的江戶(現今東京)不過是個人煙稀少的漁村,無數的鄉鎮聚落散布在山河間。
相關文章
更多
谷歌與臉書等平台以其強大談判實力壓榨傳媒,更出現劣幣逐良幣現象,需要政府強力介入。
陳國祥,台灣資深媒體人,曾任《自立晚報》總編輯、《中國時報》總編輯、《中時晚報》社長、《中國時報》特約主筆;前中央社...
中國大陸暫停進口台產鳳梨,台方未提改進方案,反而大罵客戶,民進黨認為這是政治操作的好機會。
本田善彥,日本資深媒體人、旅台作家,中文版著作有《保釣運動全紀錄》、《台灣人的牽絆─搖擺在台灣、大陸與日本間...
環球盛事
更多
熱門文章
專題
更多
- 新冠病毒疫情 香港全民核酸檢測再掀熱議
- 美國總統選舉 拜登須躲開特朗普陷阱
- 大灣區 香港深圳合作發展策略
- 中國改革 中國時刻大辯論儒家文化衝擊美國秩序
- 中國商機 上海進博會美國企業熱絡
- 一帶一路 緬甸向印度購潛艦捨棄中國
- 新科技 蘋果及谷歌公布2020最佳App 疫情下健身類App奪雙平台冠軍
- 中美關係 第三隻眼睛看中美彼此誤判
- 兩岸關係 美台軍售升溫 野戰通訊升級
- 南海風雲 船艦南海對峙馬中低調處理
- 薄評厚論 007之死
- 東南亞 霹靂大臣被投不信任票 大馬執政聯盟內鬥升級
- 中日關係 日本新防長親台制華內情
- 朝鮮半島局勢 朝鮮啟動最高級別防疫
- 香港政治 揭開港獨反中主義的理論根源
- 書介 藏族導演家萬瑪才旦 小說精選集別有洞天
- 影評 中年擂台一秒打拼
- 經典回顧: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 評委簡介
- 中國維權 任志強判刑18年來龍去脈
- 中國軍事 馬祖飛彈之謎 射程遠及上海 兩岸危機升高

亞洲週刊微信專頁
請使用微信掃瞄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