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長》真實驚險的敘事和精湛表演展示了中國航空實力,也體現日漸趨向現代文明的東方文化。
湯本,美國克萊蒙研究所亞洲研究中心主任,復旦大學、吉林大學等校兼職教授和客座教授。美國南加第二十三屆華人田徑運動會中年組百米第一名。著有《你不知道的美國》等。
中國國慶檔電影《中國機長》收穫二十八點五億人民幣(約合四點零七億美元)票房,驚艷中國電影界和娛樂界,也讓全球影業側目。這是一部七十週年的國慶獻禮片電影,以中國英雄機長劉傳健以及機組人員的真實故事為脈絡,由張涵予和袁泉主演,博納影業等影視公司出品。跨越了年齡,跨越了意識形態,吸攝了觀眾的心,這部影片的電影美學成就和市場成功的主要因素何在?
真人真事觸動觀眾
首先是真實故事的震撼。機長劉傳健是前空軍轟炸機飛行員,二零一八年五月十四日駕駛四川航空公司SU8633航班的空客飛機,於三萬英尺高空遭遇駕駛艙正面擋風玻璃崩裂脫落的險境。他遭受時速九百公里的強風颳面,在零下四十攝氏度低溫下全身被極度冰冷的寒刀襲擊,卻以超強意志力和絕世的飛行本領,一手抓住半個身子被捲出艙外的副駕駛員,一手操縱多數儀器失靈的飛機,力克千難萬險,衝出青藏高原的死亡烏雲,神奇降落在成都雙流機場。他拯救了一百一十九名乘客,也拯救了包括自己在內的八名機組成員,創造了世界航空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蹟。
張涵予在體驗生活的第一次接觸中,就感受到劉傳健性格的冷峻和言行的精準。銀幕上劉傳健的強者性格給當代中國人帶來震撼。《中國機長》在票房上的出色成績,表明了中華民族從過往的現代模仿者性格,向現代自主型強者性格潛移默化的轉型與昇華時期,已經到來。
第二個方面的震撼,是回歸電影本性的電影美學的成就。主演張涵予和袁泉的表演藝術精湛,不是「演啥像啥」而是「演啥是啥」。他們透現了當代中國傑出機長和優秀乘務長的靈魂,也體現出自身向航空專家的快速度學習、廣度學習、深度學習的超強能力。張涵予在模擬駕駛艙學習飛行駕駛的速成,袁泉從乘務長的組織力到應急訓練的惟妙惟肖,不僅是個人聰慧,更是細節出精采。同時,他們多年日積月累磨煉和提升表演藝術,在多次獲大獎的光環背後,都是常人難以感受的艱辛和腳踏實地的奮鬥。張涵予在成為電影主角演員之前,曾任二十年電影配音演員和七年配角,具備沒有亮相的口舌功夫和情感激動;袁泉曾是京劇表演的本科生,唱作念打,從默默刻苦的京劇學習轉型到蝶化重生的話劇和電影演員。
電影的本性是什麼?是讓觀眾在電影藝術中看到真實生活。藝術的生命在於真實,真實的生命靠藝術展現,娛樂的最高價值是對真實生命的感悟和昇華。富有積極性是真實的本質。這一感悟必然隱含著對於時代的正面價值和美的褒揚,以及對於社會的負面存在和惡質的貶斥,這是自電影問世以來的電影的本性和本質。例如,電影巨匠查理.卓別林的《摩登時代》、《城市之光》等電影表現社會壓迫、小人物的艱難和抗議,爆滿當時美國的戲院。電影的悲喜劇的美學效果也是同樣,不僅僅是娛樂功能。卓別林讓人哭著笑,是震撼靈魂的笑、對社會不滿的笑。卓別林是智笑,不只是有趣的生活傻笑而已。
中國故事裏有中國志氣
中國震撼又是什麼?在同類題材電影裏,俄羅斯二零一六年出品《火海凌雲》的情節是虛構的,驚人但不感人。美國《薩利機長》(Sully, 2016)很真實很驚險,也感人,但不是中國的。正如評論家孫國瑜(網名八分齋)認為,《中國機長》「很有中國人的精神頭,也很有中國志氣」。電影中的機長帶來了中國航空文明的震撼,這是具有傳統的震撼。學者韓曉平的父親是空軍模範飛行員,自己也曾在空軍服役,他指出:「遇到空中險情,與外軍相比,中國空軍捨生忘死,有更多次數的拯救戰友和戰機的英勇行為,這造成了飛行員的強大意志力和臨危不懼的沉著的性格。曾是轟炸機飛行員的劉傳健延續了中國空軍救人救機的這一傳統。」
展現中國剛毅文化
機長就是乘客空中的護命神,國家精神就在雲空。愛不是濫情,愛是冷峻和精細,愛是誠信和自律,愛是責任和理性。一部《中國機長》表現了中國的領先人物和群體發揮中國的己身優勢和傳統,學習和消化西方,從而形成中國剛毅文化和現代智慧文化的開始。
剛強而極為弘毅的東方文化,科學而極度嚴謹的東方文化,消化現代西方而更趨向現代文明的東方文化,正在出現。這就是《中國機長》的魅力所在,這就是《中國機長》這部好電影所具有的標竿價值和方向性。■
- 台灣總統大選 國軍馬屁風軋傷戰力
- 香港反修例風暴 誰來保護香港的星巴克們
- 中國改革 中共四中全會宣講團成員耀眼
- 中國商機 專訪:中馬欽州產業園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科宏
- 一帶一路 東盟連結中國突破 中馬兩國雙園陸海新通道
- 新科技 印尼倡AI取代高官
- 中美關係 中美脫鈎與角色互換的變局
- 兩岸關係 共諜鬼影幢幢 綠營政治辦案
- 南海風雲 中越戰爭40年祭 改寫東南亞權力格局
- 國際制高點 登上CNN的「神劇」 《粵劇特朗普》的國際觀
- 薄評厚論 民主是一種意識形態
- 東南亞 紀念和平協議 馬泰反應迥異
- 中日關係 中曾根胡耀邦良緣 回眸中日蜜月
- 朝鮮半島局勢 朝鮮再發射超大型火箭砲 局勢陡然升溫撲朔迷離
- 城市美學 沙梨頭圖書館 騎樓建築新生命
- 香港政治 香港區選的民意與民智
- 書介 歷史學家李伯重新著 火槍與帳簿改變世界
- 影評 大衛擊倒歌利亞
- 經典回顧: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 評委簡介
- 中國維權 茂名反火葬場抗議 和平落幕或不追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