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維及其他專欄
森喜朗「失言」歧視女性,反映出日本輕視女性的觀念深入社會骨髓,急需革除落後思維。
本田善彥,日本資深媒體人、旅台作家,中文版著作有《保釣運動全紀錄》、《台灣人的牽絆─搖擺在台灣、大陸與日本間的三顆心》。
東京奧運暨帕運(帕拉林匹克運動會,即身障奧林匹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主席、也是前日本首相的森喜朗日前講出「在理事會女性多,將會很花多時間」等言論掀波,媒體稱森喜朗的言論是歧視女性的「失言」。其實在日本社會,特別在非公開場合遇到不忌諱歧視女性言論的男生不稀罕。森喜朗雖後來不得不認錯道歉,但細看包括毫無誠意的「道歉記者會」在內,他辭職前後似惱羞成怒地表露的一連串言行就知道,對他來說這些都不是什麼「失言」,這就是他的真心話。他也許至今還不明白為何遭到這麼多的批評,說不定反而對媒體和輿論的「政治正確」感到冤枉。
日本輿論責罵森喜朗是個「老害」,這「老害(lougai)」是形容老而不退、倚老賣老的老人和他所產生負面影響的詞彙,還蠻像「老而不死謂之賊」的味道。當今日本迎接世界史上空前的超高齡化社會,因為社會資源分配不均的結構產生對高齡世代相對有利的局面,在相對被剝削感強的世代眼裏,壟斷社會資源的高齡層的確像是個「老害」。森喜朗對輿論的批評頗不以為然地反駁「老人也為日本、為世界付出不少」,還說看到很多人批評他為「老害」就感到「非常不愉快」。平心而論,在現實社會裏,為社會付出有貢獻的老人確實不少,森喜朗的不當言行不應全部歸納為年紀所造成的,應該是算森喜朗個人的無知和品德所導致的,當初日本官方為何將森喜朗之流的老政客封為重要組織的負責人,這才是個關鍵。
相關文章
更多
蔡英文政府基於政治算計而糟蹋司法,凡涉及兩岸關係的案件,都轉換至政治角力,以謀取選票。
陳國祥,台灣資深媒體人,曾任《自立晚報》總編輯、《中國時報》總編輯、《中時晚報》社長、《中國時報》特約主筆;前中...
保釣運動促使一代代人反省對國家和自我的認知,繼續堅定呼籲各方以和平手段解決釣島問題。
張系國,一九四四年生於重慶,江西南昌人,新竹中學畢業,台灣大學電機系碩士,柏克萊加州大學博士;小說家、美國匹茲堡大...
從選委會如何組成及產生,必然看見香港未來命運。若又變成建制派忠誠廢物樂園,則「兩制」前景堪虞。
胡恩威,香港實驗藝術團體「進念二十面體」聯合藝術總監/行政總監,從事舞台導演、編劇、多媒體科技藝術、空間...
環球盛事
更多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專題
更多
- 新冠病毒疫情 香港全民核酸檢測再掀熱議
- 美國總統選舉 拜登須躲開特朗普陷阱
- 大灣區 香港深圳合作發展策略
- 中國改革 中國時刻大辯論儒家文化衝擊美國秩序
- 中國商機 上海進博會美國企業熱絡
- 一帶一路 緬甸向印度購潛艦捨棄中國
- 新科技 蘋果及谷歌公布2020最佳App 疫情下健身類App奪雙平台冠軍
- 中美關係 第三隻眼睛看中美彼此誤判
- 兩岸關係 美台軍售升溫 野戰通訊升級
- 南海風雲 船艦南海對峙馬中低調處理
- 薄評厚論 007之死
- 東南亞 霹靂大臣被投不信任票 大馬執政聯盟內鬥升級
- 中日關係 日本新防長親台制華內情
- 朝鮮半島局勢 朝鮮啟動最高級別防疫
- 香港政治 揭開港獨反中主義的理論根源
- 書介 藏族導演家萬瑪才旦 小說精選集別有洞天
- 影評 中年擂台一秒打拼
- 經典回顧: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 評委簡介
- 中國維權 任志強判刑18年來龍去脈
- 中國軍事 馬祖飛彈之謎 射程遠及上海 兩岸危機升高

亞洲週刊微信專頁
請使用微信掃瞄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