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鋒
2020/12/28-1/3
2021年01期
美國政治呼喚新中間路線
美國新中間路線打破政黨政治兩極化的魔咒,既重視市場與行政效率,又落實社會正義,不要讓資本意志凌駕國家意志,也不能讓群眾運動的衝動來驅動國家機器運轉,回歸文明的基本點。
美國政治的兩極化(Polarization)現象成為美國當下的病灶。從政治經濟到社會文化,都出現兩個極端的論述與實踐,互不相讓,「火星撞地球」的發展,讓美國陷入自南北內戰以來最分裂的局面。
美國的未來,就是要打破兩極化的魔咒。在二零二零歲末,回顧這不平凡的一年,發現美國長期以來的行為模式被徹底破壞。儘管特朗普選戰落敗,但特朗普主義的陰魂還在,他在這次選戰中獲得約七千四百多萬票,比拜登少了約七百萬票,但特朗普所展現的政治能量,無人可以低估,而他的論述,在「美國優先」的口號下,其實隱藏了很多的謊言,扭曲了歷史,但卻在很多人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在美國社會長出了惡質的果實。
特朗普也綁架了共和黨,損害了共和黨自林肯時代所創建的價值觀。長期以來,共和黨都重視美國在國際上的責任,展現美國的道德權威,而不是霸凌盟邦,不顧國際「公共品」(Public Goods),不顧環保公害,而只是打美國內部政治的小算盤,不去算計國際盟邦的大算盤。
共和黨從老羅斯福、艾森豪到列根等總統,都有美國保守派傳統的價值觀,強調「位高責重」(Noblesse Oblige),要肩負社會發展與穩定的責任。
相關文章
更多
2021/3/8-3/14
2021年10期
美國指控中國在新疆「種族滅絕」,是彌天大謊,抹黑中方對抗極端主義。其實中方打擊新疆「東突」,等於為美國在中東反恐圍魏救趙,以色列心領神會,暗自感激,有利美國國家利益。
美國總統拜登上台後,強調中國不是...
2021/3/8-3/14
2021年10期
台灣要在文化領域和大陸同齡人切磋,在中華文化的世界裏,找到兩岸融合的基因,超越政治的局限性,走出「泛政治化」死胡同,回歸文化的初心,消除大動干戈的疑慮。中國古典文化中,不僅是書中自有黃金屋,也是書中自...
2021/3/8-3/14
2021年10期
去年台灣對大陸貿易順差高達一千四百多億美元,台灣經濟成長依賴神州市場,因此民進黨為鳳梨遭禁驚慌失措。
二月底,中國大陸宣布三月一日起,禁止台灣鳳梨進口,由於事出突然,讓民進黨政府有點措手不及,尤其台灣...
環球盛事
更多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專題
更多
- 新冠病毒疫情 香港全民核酸檢測再掀熱議
- 美國總統選舉 拜登須躲開特朗普陷阱
- 大灣區 香港深圳合作發展策略
- 中國改革 中國時刻大辯論儒家文化衝擊美國秩序
- 中國商機 上海進博會美國企業熱絡
- 一帶一路 緬甸向印度購潛艦捨棄中國
- 新科技 蘋果及谷歌公布2020最佳App 疫情下健身類App奪雙平台冠軍
- 中美關係 第三隻眼睛看中美彼此誤判
- 兩岸關係 美台軍售升溫 野戰通訊升級
- 南海風雲 船艦南海對峙馬中低調處理
- 薄評厚論 007之死
- 東南亞 霹靂大臣被投不信任票 大馬執政聯盟內鬥升級
- 中日關係 日本新防長親台制華內情
- 朝鮮半島局勢 朝鮮啟動最高級別防疫
- 香港政治 揭開港獨反中主義的理論根源
- 書介 藏族導演家萬瑪才旦 小說精選集別有洞天
- 影評 中年擂台一秒打拼
- 經典回顧: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 評委簡介
- 中國維權 任志強判刑18年來龍去脈
- 中國軍事 馬祖飛彈之謎 射程遠及上海 兩岸危機升高

亞洲週刊微信專頁
請使用微信掃瞄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