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大馬藝術家李健省創作《祝福》,祝福留居海外的大馬華人靠自身拼搏取得成功。他的作品曾被國家藝術館收藏,但由於「離經叛道」而被當局排斥﹐不列入國家藝術史中,引爆爭議。
一年前,亞洲週刊封面專題報道「馬來西亞華人精英流向全球,在異鄉綻放異彩」,身在大馬的知名畫家李健省閱讀該篇報道後感同深受,點燃他創作的靈感,他以亞洲週刊該期的封面及《星洲日報》副刊有關的報道作為畫面,以新穎的手法,創作了以《祝福》為主題的兩幅畫作,祝福自我流放海外的大馬華人,也希望為還未成功的華人帶來希望。
從事藝術創作近五十年的李健省花了一年時間,以混合技法,完成這兩幅油畫,在創作過程中他也因對作品不滿意而撕毀作品,重新來過,「每一次失敗對我來說不是痛苦而是痛快,他讓我有機會繼續創作」。把工作室當寢室,把寢室當工作室的李健省終於完成創作後並沒有一如其他畫家那樣充滿喜悅,反而是迷茫與失落,因為完成了的作品象新的生命,它開始啓航,離他而去。
李健省在完成創作後接受訪問時說,他在閱讀亞洲週刊的報道後為在海外拼搏的大馬華人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驕傲,讓他有很強烈的創作衝動,以創作來表達本身的感受。他自稱信仰公平、自由與平等,「留居海外的大馬華人的成功不是偷來的、搶來的或靠特權取得的,而是靠本身的努力與拼搏取得,他們代表新的能量」。他希望將這種新能量超越時空帶進藝術領域與更多人分享,也給正在奮鬥的人帶來愉快和溫暖。
他指出,他以《星洲日報》副總編輯鄭丁賢的專欄文章《夢醒時分》作為《祝福》的背景,因為這是社會「真實的故事」,也反映時代「生生息息」。
相關文章
更多
「二零二零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超越疫情在台東舉辦,六位創作歌手接連登台。池上用二十年時間累積地方創生經驗,成為鄉鎮翻轉的「慢經濟」代表。
秋天是收割的季節。台灣台東縣池上鄉,有「米故鄉」之稱。萬安社區...
香港進念二十面體製作張愛玲一百《說唱張愛玲》,疫情下以網上直播形式呈現,先整理成MV版,再播出串流直播足本劇場版,十一月在劇場的正式公演將是第三個版本。
今年九月是張愛玲(一九二零年九月三十日至一九九...
受新冠疫情影響,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在宣布取消後移師互聯網,免費開放線上展廳。雖然展覽效果打折扣,但降低了准入門檻,令巴塞爾不再一票難求,為觀眾提供感受藝術的機會,開拓藝展嶄新思路。
餐廳歇業,商舖關門,...
環球盛事
更多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專題
更多
- 新冠病毒疫情 香港全民核酸檢測再掀熱議
- 美國總統選舉 拜登須躲開特朗普陷阱
- 大灣區 香港深圳合作發展策略
- 中國改革 中國時刻大辯論儒家文化衝擊美國秩序
- 中國商機 上海進博會美國企業熱絡
- 一帶一路 緬甸向印度購潛艦捨棄中國
- 新科技 蘋果及谷歌公布2020最佳App 疫情下健身類App奪雙平台冠軍
- 中美關係 第三隻眼睛看中美彼此誤判
- 兩岸關係 美台軍售升溫 野戰通訊升級
- 南海風雲 船艦南海對峙馬中低調處理
- 薄評厚論 007之死
- 東南亞 霹靂大臣被投不信任票 大馬執政聯盟內鬥升級
- 中日關係 日本新防長親台制華內情
- 朝鮮半島局勢 朝鮮啟動最高級別防疫
- 香港政治 揭開港獨反中主義的理論根源
- 書介 藏族導演家萬瑪才旦 小說精選集別有洞天
- 影評 中年擂台一秒打拼
- 經典回顧: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 評委簡介
- 中國維權 任志強判刑18年來龍去脈
- 中國軍事 馬祖飛彈之謎 射程遠及上海 兩岸危機升高

亞洲週刊微信專頁
請使用微信掃瞄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