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水墨畫之父」劉國松今年參加二零一九香港巴塞爾,帶來經典的現代水墨畫。隨著水墨畫在香港巴塞爾的展出比率越來越高,代表西方藝術界越來越重視水墨畫藝術作品。
三月,是春天的季節,伴隨著鮮花在香港盛開的,還有藝術的氣息。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Art Basel Hong Kong)如約到來,在這個展示亞洲與其他地區頂尖畫廊代理藝術品的最佳舞台裏,中國畫的佔比越來越重,而在中國水墨畫的基礎裏,以西洋畫材料手法表現中國水墨的「現代水墨畫」更是引起世界矚目。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的巴塞爾會場,世界畫廊(Galerie du Monde)展區,「現代水墨畫之父」劉國松有兩幅作品展出,他同場接受了亞洲週刊的專訪,暢談現代水墨畫的教學理念以及中國水墨畫的國際地位等話題。
現年八十六歲的劉國松祖籍山東青州,出生於安徽,一九四九年定居於台灣。一九五一年入讀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並以第一名成績畢業,五七年在老師廖繼春鼓勵下,成立日後聞名中外、台灣藝術史上重要的畫會之一的「五月畫會」。五月畫會取名有意向法國巴黎「五月沙龍」的實驗精神借鏡,鼓吹現代藝術運動風潮,主張全盤西化,有感追隨模仿西方藝術潮流的不當,提出「模仿新的,不能代替模仿舊的;抄襲西洋的,不能代替抄襲中國的」的省思,隨後提出「中國畫現代化」的口號,一生致力於現代水墨畫的推廣與傳承。
劉國松一九七二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主任,首創「現代水墨畫課程」,是全世界第一門關於現代水墨畫的課程。他有感中國水墨的發展不能再一味依靠臨摹古人、導師的畫作,必須創新,也要擺脫筆的限制、中鋒的限制,因此提出了「革筆的命和革中鋒的命」,對當時傳統的水墨藝術造成劇烈的影響,堪稱中國繪畫的新白話運動。劉國松有自己的一套教學理念,他表示:「畫室就是實驗室,不是傳統繪畫的製造工場,如果說科學家是人類物質文明的創造者,那藝術家就是人類精神文明的創建者。」
劉國松的這番話擲地有聲,而且不是泛泛之談。為了實驗水墨的不同可能性,他開拓了水墨創作的多種技術,先後開發出紙筋法、裱貼法、轉印法、噴霧法、紙拓法、水拓法、板拓法、滲墨法、漬墨法等多元技法,創作不再僅限於筆墨,而是有各種新媒材、新技法,他所研創的粗筋棉紙(劉國松紙)就是最好的鐵證。劉國松表示,中國水墨因為文人的介入,留下來的空白很大,可以說是一塊「處女地」,「只要用心力、用時間去播種,種什麼就能得到什麼」。至於文人為何會限制中國水墨的發展,是因為文人畫畫就像是外行人進入了內行,文人白天批公文、寫書法、作詩詞,閒時或夜裏才作畫,把繪畫當成是一種休閒娛樂,得不到精髓,因此只能靠臨摹,久而久之,創新和變通都失去了,餘下的就只有臨摹的傳統。
- 新冠病毒疫情 香港全民核酸檢測再掀熱議
- 美國總統選舉 拜登須躲開特朗普陷阱
- 大灣區 香港深圳合作發展策略
- 中國改革 中國時刻大辯論儒家文化衝擊美國秩序
- 中國商機 上海進博會美國企業熱絡
- 一帶一路 緬甸向印度購潛艦捨棄中國
- 新科技 蘋果及谷歌公布2020最佳App 疫情下健身類App奪雙平台冠軍
- 中美關係 第三隻眼睛看中美彼此誤判
- 兩岸關係 美台軍售升溫 野戰通訊升級
- 南海風雲 船艦南海對峙馬中低調處理
- 薄評厚論 007之死
- 東南亞 霹靂大臣被投不信任票 大馬執政聯盟內鬥升級
- 中日關係 日本新防長親台制華內情
- 朝鮮半島局勢 朝鮮啟動最高級別防疫
- 香港政治 揭開港獨反中主義的理論根源
- 書介 藏族導演家萬瑪才旦 小說精選集別有洞天
- 影評 中年擂台一秒打拼
- 經典回顧: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 評委簡介
- 中國維權 任志強判刑18年來龍去脈
- 中國軍事 馬祖飛彈之謎 射程遠及上海 兩岸危機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