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博客 - 賈選凝
二零二零年華語劇不乏「爆款」。風格化和批判力明顯的懸疑陸劇《沉默的真相》獨佔鰲頭,採用電影級拍攝手法的都市愛情港劇《歎息橋》探索陸港劇集製播新模式,穿越愛情台劇《想見你》於偶像劇範式中純熟融會類型元素...
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聚焦隨機殺人事件,取材現實的視角和對社會病癥的深度討論征服兩岸。陸劇《長安十二時辰》優質的「服化道」高度還原唐朝風貌。港劇《金宵大廈》以香港獨有的都市奇情風格表達了對本土的現實關...
陸劇《延禧攻略》女主角反宮鬥套路,底層逆襲,獨立的現代女性形象反映時代需求。台劇《台北歌手》描寫左派才子呂赫若的生命歷程,為台灣白色恐怖歷史作出補白。港劇《三個女人一個「因」》把多重人格的困擾化作喜感...
中國大陸「2017反腐第一大劇」《人民的名義》尺度大到「最大老虎」位及副國級官員,影射反腐現實;台灣《花甲男孩轉大人》是鄉土文化濃厚的家庭迷你劇,觸動人心;香港《短暫的婚姻》則用帶有一點陌生感的口吻講...
兩岸三地寫實劇表現亮眼﹕都市劇《歡樂頌》道出中國大陸貧富懸殊的階級互動與生存狀態;台灣《川流之島》流露對失婚婦女情感依歸的細膩關照;《瑪嘉烈與大衛系列綠豆》是戀人絮語,品出香港生活滋味。
二零一六年的...
中國大陸影片橫掃今年台灣金馬獎,引起台灣業界反彈。《不成問題的問題》和《我不是潘金蓮》等獲獎,顯示評審團回歸對電影美學的考量,欣賞藝術取向與文學性的電影,鼓勵大膽破謬的影像實踐。
第五十三屆金馬獎出爐...
綠營上台,多少會讓陸生對於自身處境有些隱憂。陸生最憂心的是「民主雖好,但不要變得民粹化」,更不希望健保等一些合理的基本訴求,繼續被統獨議題綁架。
大選前後,台灣網絡上鋪天蓋地的各種討論與熱議之中,唯獨...
改編網絡小說的中國大陸《瑯琊榜》以嚴謹古風紅透兩岸,台灣六集迷你劇《麻醉風暴》深刻反省體制失衡,香港《導火新聞線》透過新聞業縷述時代引起共鳴,分別名列二零一五年十大電視劇冠亞季軍。
二零一五年是華語電...
第五十二屆金馬獎揭曉,《刺客聶隱娘》毫無懸念成最大贏家,此外許多佳片也都取得收穫。金馬獎的意義在於它多元、不偏不倚、尊重電影本體的精神,這也使它成為兩岸三地難以撼動的獨特標竿。
第五十二屆金馬獎十一...
台灣導演侯孝賢沉積八年憑新作《聶隱娘》奪得第六十八屆康城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成為繼楊德昌、王家衛後第三位華人導演獲此獎項。取材唐代故事的《聶隱娘》關注人性,展現了中國道家思想的飄逸風格。
法國當地時間五...
《黃金時代》成為今屆金像獎最大贏家,導演許鞍華沒用刻板印象的「本土」方式發揚香港電影,而湯唯演繹東北作家蕭紅的香港生死劫更是出色。
許鞍華電影《黃金時代》榮獲最佳影片與最佳導演在內的五大獎項,成為今年...
《Birdman》奪得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等四項大獎,另一熱門《Boyhood》只拿到最佳女配角。《Birdman》回歸戲劇傳統,《Boyhood》則回歸生活現實,只是評審選擇更有親切感的《Birdm...
二零一四年十大電視劇揭曉,中國大陸《北平無戰事》借古喻今,描寫國民黨肅貪之爭,登上十大之首;港劇《選戰》乘著熾熱政治氣氛受本土青睞排第二;關注弱勢、人文情懷滿溢的台劇《刺蝟男孩》名列第三。
用百花齊放...
二零一三年十大中文電視劇揭曉,兩岸三地佳劇紛陳,題材從女性、老人、婚姻、中國革命、香港歷史、台灣社會、新移民、古裝偶像到古裝大劇,反映全球華人關注的社會、文化現象。短劇素質猶勝長劇。
相比二零一二年華...
正在加載更多...
環球盛事
更多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專題
更多
- 新冠病毒疫情 香港全民核酸檢測再掀熱議
- 美國總統選舉 拜登須躲開特朗普陷阱
- 大灣區 香港深圳合作發展策略
- 中國改革 中國時刻大辯論儒家文化衝擊美國秩序
- 中國商機 上海進博會美國企業熱絡
- 一帶一路 緬甸向印度購潛艦捨棄中國
- 新科技 蘋果及谷歌公布2020最佳App 疫情下健身類App奪雙平台冠軍
- 中美關係 第三隻眼睛看中美彼此誤判
- 兩岸關係 美台軍售升溫 野戰通訊升級
- 南海風雲 船艦南海對峙馬中低調處理
- 薄評厚論 007之死
- 東南亞 霹靂大臣被投不信任票 大馬執政聯盟內鬥升級
- 中日關係 日本新防長親台制華內情
- 朝鮮半島局勢 朝鮮啟動最高級別防疫
- 香港政治 揭開港獨反中主義的理論根源
- 書介 藏族導演家萬瑪才旦 小說精選集別有洞天
- 影評 中年擂台一秒打拼
- 經典回顧: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 評委簡介
- 中國維權 任志強判刑18年來龍去脈
- 中國軍事 馬祖飛彈之謎 射程遠及上海 兩岸危機升高

亞洲週刊微信專頁
請使用微信掃瞄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