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博客 - 邱立本
國會山莊之亂的硝煙隱藏真相的瞬間,決定了歷史的方向,在死亡陰影中,催生美國政治的新生命,不再被謊言推動的民粹主義控制,讓美國命運不再被劫持。
誰可以掌握真相的瞬間?(Moment of truth)在...
泛亞鐵路的軌道,承載拒絕消逝的風景,讓夢想像歷史的記憶一樣長,都在憶苦思甜,讓高鐵之夢延伸到人心深處,開往亞洲政治經濟的春天。
從昆明高鐵南站出發,越過中南半島的幾個國家,可以抵達兩千六百多公里外的新...
越南的榮景是亞洲空前繁華的縮影,各方都要超越戰爭後遺症的滄桑,撫平內戰的傷痕,和平共處,發揮全球自由貿易的力量,分享亞洲和平的紅利。
二戰後的冷戰時代,全球被東西兩大陣營所分割,形成二元化的權力格局,...
黨外最重要的資產,就是對言論自由的追求。當年自焚的鄭南榕,會驚訝於今天台灣警察局變成「思想警察」,約談教授與醫生,政府淪為「民選獨裁」。
台灣在黨外時期的抗爭運動,凝聚不少新一代的文藝青年。他們不僅追...
這是世界歷史轉彎的一年。中美的國力出現黃金交叉的變化。疫情的版圖,不僅是生與死的感情版圖,也是權力版圖的微妙改變,也引起中美知識界的反思。
這是世界歷史轉彎的一年。中美的國力在這一年間出現黃金交叉,美...
如果中美長期繼續誤判,就很容易擦槍走火,爆發難以想像的軍事衝突。無論南海或台海,這將是一場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陷入沒有贏家的錯誤戰爭。
新加坡是中美關係的第三隻眼睛?也許是東西方關係的橋樑,新加...
在漢字的天空下,中日的文字與文化花開並蒂,在陌生場景中發現熟悉的身影,在熟悉的約會中偶遇陌生的臉孔,環環相扣,演繹中日文化互動的曠世奇緣。
中日人民的交往,往往是從漢字與文化的親近性開始。他們就是在一...
中文曾是政治的棄兒,但如今卻成為全球的寵兒。這都因為中國快速崛起,特朗普的孫女也在習近平面前背誦唐詩。掌握中文,就是掌握更好生活的入場券。
中文曾經是原罪,是政治的棄兒。一九八零年,創辦已經二十四年的...
沒有美國總統特朗普單邊主義的霸權,就沒有亞洲經濟團結的新興權力抗衡,沒有美國民粹狂飆的逆全球化,就沒有亞洲推動全球化2.0的大變革。
在疫情肆虐之際,在特朗普全力攻擊北京的時刻,亞洲誕生了全球最大的自...
兩年前去世的越戰英雄麥凱恩,在亞利桑那州阻斷特朗普的總統之路,展示了美國耆英力量,讓歲月年輪的智慧,超越死亡,譜寫後發制人傳奇。
人生七十方開始。這是當年國民黨大老張群(張岳軍)的名言,說蔣介石等領袖...
美國要堅持開放精神,吸納全球精英,而不是閉關鎖國,向極端民粹低頭;亟須縮減貧富差距,重現昔日的雍容大度,才可尋回飄遠了的美好老辰光。
美好的老辰光(Good Old Days)不見了?在今天美國社會高...
儘管兩岸官方互不往來,但百萬台商在大陸,台灣對大陸仍有龐大貿易順差,只要老百姓聯繫不斷,總會找到戰爭以外的曲徑通幽,通向絕對不能放棄的和平。
和平未到根本絕望時期,決不放棄和平。在今天台海兩岸危機升高...
泰國政變頻率冠全球,崇尚性自由,對遊客友善,社會色彩繽紛。在暴烈與溫柔之間,在刺激與平和之間,泰國人期盼找到生命的平衡。
泰國是全球政變頻率最高的國家。在過去的八十八年間,共爆發了十二次軍事政變,但即...
中華文化的大熔爐力量,追溯到遙遠的唐代,顯示漢字的魅力,而李白的詩,還成為奧地利作曲家馬勒經典作品的靈感,穿越民族的界限,歷久彌新。
中華民族的大熔爐政策,一般以為只是源於清末民初,強調「漢滿蒙回藏」...
鄧小平當年訪新加坡,重視學習獅城效率、法治與管理,如今中國創新企業進駐獅城,超越昔日鄧小平與李光耀的想像,展現兩國交換生命碎片的最新軌跡。
這是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覺。中國人來到新加坡,赫然發現大部分人都...
正在加載更多...
環球盛事
更多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專題
更多
- 新冠病毒疫情 香港全民核酸檢測再掀熱議
- 美國總統選舉 拜登須躲開特朗普陷阱
- 大灣區 香港深圳合作發展策略
- 中國改革 中國時刻大辯論儒家文化衝擊美國秩序
- 中國商機 上海進博會美國企業熱絡
- 一帶一路 緬甸向印度購潛艦捨棄中國
- 新科技 蘋果及谷歌公布2020最佳App 疫情下健身類App奪雙平台冠軍
- 中美關係 第三隻眼睛看中美彼此誤判
- 兩岸關係 美台軍售升溫 野戰通訊升級
- 南海風雲 船艦南海對峙馬中低調處理
- 薄評厚論 007之死
- 東南亞 霹靂大臣被投不信任票 大馬執政聯盟內鬥升級
- 中日關係 日本新防長親台制華內情
- 朝鮮半島局勢 朝鮮啟動最高級別防疫
- 香港政治 揭開港獨反中主義的理論根源
- 書介 藏族導演家萬瑪才旦 小說精選集別有洞天
- 影評 中年擂台一秒打拼
- 經典回顧: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 評委簡介
- 中國維權 任志強判刑18年來龍去脈
- 中國軍事 馬祖飛彈之謎 射程遠及上海 兩岸危機升高

亞洲週刊微信專頁
請使用微信掃瞄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