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 中國改革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威脅到京港那些在美國有財產的人,但香港的自由港地位美國是無法改變的。
劉瀾昌,香港傳媒工作者、時事評論員。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學士、碩士和博士。曾任職香港《開放雜誌》、《經濟日報》...
中共四中全會宣講團成員曝光,全會的《輔導讀本》由誰參與撰寫,被視為官場「紅點」而引發熱議。宣講報告的施芝鴻是黨內有名望的「大筆桿子」;地方大員樓陽生及石泰峰參與撰寫《輔導讀本》。
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閉...
要統一,先融一。這是中南海的最新戰略思維。大陸與台灣,內地與香港,融合發展是中南海戰略定力。北京最近相繼推出「惠台二十六條」和「惠港十六條」,背後都是「融一」的思維。當台灣政府用渲染抹紅恐嚇台灣人,大...
重遊新疆使我這個當年的上海知青感觸、震撼﹕曾經飛砂走石的戈壁灘出現醫院建築群;由哈密去首府烏魯木齊可以坐高鐵,新火車站比上海站先進雄偉;烏市民居結實嚴整,質量已優於京滬等大城巿。
金秋時節,我來到了新...
開放創新是中國送給全球的最佳禮物,也是送給自己的最佳禮物。沒有開放,就沒有創新的動力;沒有創新,就沒有持續開放的底蘊。
中國與美國的國際形象,最近出現逆轉的發展。很多人聽習近平在上海進口博覽會開幕式的...
區塊鏈技術目前最大應用是在金融領域,未來則在人工智能領域。
區塊鏈作為一項技術,並不是如原子彈技術、超級計算機技術那樣,需要高度保密,設置門檻,防止對手進入,以便可以保持優勢。比特幣發明者中本聰自從將...
十九屆四中全會是中國面對中西方文明衝突,在國家制度和意識形態上做出的戰略部署。會議以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主題,為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打下堅實基礎。
北京市海淀區羊坊店路一號,蘇...
傳奇文化巨人周文中七八十年代推動中美音樂和藝術交流,也撮合兩岸的音樂奇緣。
周光蓁,香港大學中國音樂史博士,現任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著有《中央樂團史1956-1996》(2009年)、《一位指揮家的...
2019年10月27日
第33卷 42期
美國與香港都在嚴重的內耗中,消耗自己能量,自削競爭力,讓全民福祉受損。但中國大陸在外力強大挑戰下,重視全民創新。中美兩種不同的發展模式彼此強烈碰撞,激發前所未見的火花。
香港亂局受到全球的關注,不知伊...
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十週年國慶,中國在經濟發展、基礎建設、科技創新、脫貧奔小康方面,取得令世人驚艷的成績,但體制反腐、個人威權、司法公信、公民意識、分配正義等,都有待深化改革;中共的管治模式也面臨著一系列...
2019年10月13日
第33卷 40期
中國崛起展現制度創新,融合計劃經濟與市場機制,發揮人口紅利與網絡紅利,又自我監察,整肅貪腐與失能吏治,整頓軍隊買官賣官;但戶籍改革須加速,避免二億多農民工仍是二等公民。
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十歲了。它歷經...
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青年企業家訪問團訪問馬來西亞,考察信義玻璃大馬廠房,了解大馬的投資環境。中馬建交四十五週年,中國是大馬最大貿易夥伴,大馬積極參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為香港企業帶來新出路。
馬來西亞...
作為紅二代領軍人物,葉選平在廣東省工作十一年,是客家幫的龍頭,在港澳有深厚人脈。他務實敢為,為改革開放作出巨大貢獻。
九月十七日,中共開國元帥葉劍英之子葉選平在廣東因病逝世,享年九十五歲。北京官方對葉...
正在加載更多...
環球盛事
更多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專題
更多
- 台灣總統大選 國軍馬屁風軋傷戰力
- 香港反修例風暴 誰來保護香港的星巴克們
- 中國改革 中共四中全會宣講團成員耀眼
- 中國商機 專訪:中馬欽州產業園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科宏
- 一帶一路 東盟連結中國突破 中馬兩國雙園陸海新通道
- 新科技 印尼倡AI取代高官
- 中美關係 中美脫鈎與角色互換的變局
- 兩岸關係 共諜鬼影幢幢 綠營政治辦案
- 南海風雲 中越戰爭40年祭 改寫東南亞權力格局
- 國際制高點 登上CNN的「神劇」 《粵劇特朗普》的國際觀
- 薄評厚論 民主是一種意識形態
- 東南亞 紀念和平協議 馬泰反應迥異
- 中日關係 中曾根胡耀邦良緣 回眸中日蜜月
- 朝鮮半島局勢 朝鮮再發射超大型火箭砲 局勢陡然升溫撲朔迷離
- 城市美學 沙梨頭圖書館 騎樓建築新生命
- 香港政治 香港區選的民意與民智
- 書介 歷史學家李伯重新著 火槍與帳簿改變世界
- 影評 大衛擊倒歌利亞
- 經典回顧: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 評委簡介
- 中國維權 茂名反火葬場抗議 和平落幕或不追究

亞洲週刊微信專頁
請使用微信掃瞄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