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 十大網絡事件
亞洲週刊「二零二零年全球華人十大網絡事件」揭曉,包括:北斗衛星系統改變全球衛星導航格局,加速中國人工智能發展;李文亮之死與李文亮條款;TikTok大熱被封;中天被關,轉戰YouTube;《一剪梅》爆紅...
2019年全球華人十大網絡事件是:(1)香港反修例風暴「流水」抗爭;(2)飯圈女孩與帝吧出征;(3)兩岸網絡統獨海嘯;(4)台灣大選芒果乾vs菠蘿乾;(5)中國網紅李子柒、李佳琦引領消費潮流;(6)香...
2018全球華人十大網絡事件包括:中國北斗衛星系統覆蓋全球;「MeToo運動」席捲兩岸三地;華為5G在多國政府強壓下突破重圍;崔永元爆料引發中國娛圈補稅潮;台灣選舉柯文哲和韓國瑜靠網紅左右民意;多家企...
二零一七年網絡風起雲湧,中國人工智能發展更上層樓,深度學習、強化學習、大數據是背後推手。中國互聯網產品同樣獨步全球,移動支付、共享單車加速全球化進程。社會和政治的爭論也持續在網上掀起熱潮,新加坡李氏家...
互聯網在二零一六年的全球華人社會發揮越來越重要的力量,不僅是通訊、交易和娛樂的工具,更是民間爭取公義與真相的渠道,但也淪為霸凌及傳播假消息的平台,不同政治立場網民為此交鋒,宣洩情緒。網絡成為雙刃劍,既...
二零一五年的全球華人社會互聯網領域,中國大陸的影響力持續擴大,隨著打車軟件、支付平台、電視娛樂等互聯網的創新,企業間的併購、網絡空間法律的完善,互聯網不斷推動世界前進,並改變著生活方式。
二零一五年的...
2015/1/4-1/10
2015年02期
亞洲週刊二零一四年全球華人十大網絡事件揭曉,阿里巴巴與創始人馬雲締造一個又一個網絡神話,名列榜首。網絡力量成為台港政治和社會運動的原動力,網裏的動員支援網外的行動,衝擊舊有秩序,政治版圖洗牌。
隨著流...
2012年華人網絡世界當屬微博率先曝光的王立軍闖館事件影響最大,香港網民與北大教授對罵、台灣李宗瑞艷照門、新加坡中國留學生罵人、大馬公民社運,都掀起風暴。
自二零一二年年初網絡掀起質疑韓寒父子涉嫌...
亞洲週刊盤點2011年網絡事件,發現以微博為代表的社交網絡正深刻全面地改變社會、政治、文化和經濟面貌。郭美美、給艾未未借錢、隨手拍等網絡事件,更成為社會進步推動器。
二零一一年是風雲變幻的一年,互...
二零一零年,微博受到廣泛歡迎;中國網民日趨分化,「五毛」與「美分」的帽子亂舞。大馬、台灣、香港的網民也動搖傳統的權力板塊,展示網裏網外力量。
二零一零年,互聯網進一步影響到民眾的方方面面。Twit...
盤點全年網事,中國「網絡政治」發達,逐漸超越傳統「廣場政治」,出現「上愚下智」格局。台灣政要熱衷噗浪(微博)。香港政治與社運重視網絡動員。
二零零九年,中國站在了歷史的轉折點。雖然這一年,經濟已經好轉...
二零零八年,中國大陸網民躍升至世界第一,並不斷飆升。全球華人網民參與了體現充滿創意的網絡交響樂、山寨春晚,以及繼續發揚光大的人肉搜索等。具有年度網絡特徵的是「網絡動員」廣泛應用,網民從網裏走向網外,用...
正在加載更多...
環球盛事
更多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專題
更多
- 新冠病毒疫情 香港全民核酸檢測再掀熱議
- 美國總統選舉 拜登須躲開特朗普陷阱
- 大灣區 香港深圳合作發展策略
- 中國改革 中國時刻大辯論儒家文化衝擊美國秩序
- 中國商機 上海進博會美國企業熱絡
- 一帶一路 緬甸向印度購潛艦捨棄中國
- 新科技 蘋果及谷歌公布2020最佳App 疫情下健身類App奪雙平台冠軍
- 中美關係 第三隻眼睛看中美彼此誤判
- 兩岸關係 美台軍售升溫 野戰通訊升級
- 南海風雲 船艦南海對峙馬中低調處理
- 薄評厚論 007之死
- 東南亞 霹靂大臣被投不信任票 大馬執政聯盟內鬥升級
- 中日關係 日本新防長親台制華內情
- 朝鮮半島局勢 朝鮮啟動最高級別防疫
- 香港政治 揭開港獨反中主義的理論根源
- 書介 藏族導演家萬瑪才旦 小說精選集別有洞天
- 影評 中年擂台一秒打拼
- 經典回顧: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 評委簡介
- 中國維權 任志強判刑18年來龍去脈
- 中國軍事 馬祖飛彈之謎 射程遠及上海 兩岸危機升高

亞洲週刊微信專頁
請使用微信掃瞄 QR Code